大鱼海棠初溪土楼 蟳浦簪花 海上佛国洛伽寺 梧林古村落小娘惹 中山街 西街 开元寺 少林寺三天游
Hide
初溪土楼-大鱼海棠取景地,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
蟳埔簪花-福建三大渔女地之一,网红小渔村。今生簪花,来世漂亮,赵丽颖、毛晓彤都打卡过的网红蟳浦村簪花。
梧林传统古村落-中西合璧传统古村落,精美的古洋楼,体验“小娘惹”,梦回南洋情…
西街-充满闽南风味的人间烟火气千年古街
中山街-“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闽南建筑风格的中山街可以追溯至唐代
南少林寺-武术发源地
开元寺-福建最大佛教寺庙,天下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
洛伽寺-打卡海上佛国寺庙,建于北宋,历史悠久
泉州
泉南佛国,闽南蓬莱
众神人间办事处,半城烟火半城仙
三步一寺,七步一庙,红砖古厝,古街小巷
白岩松说,
泉州是你一生有机会一定要来一次的城市
纯玩无购物,放心玩耍,乐享快乐美味旅途
泉州
泉南佛国,闽南蓬莱
宋元中国看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
泉州这座城市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探访泉州,不仅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烟火气与仙境之美,更能体味到古老文化的底蕴与吸引力。泉州的历史见证着兴衰更替,文化传承着东方之美,如今的泉州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未来的挑战与发展。前往泉州,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共舞,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仪态万方。愿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永远绽放出灿烂的文化光芒,成为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处靓丽风景。
白岩松又说,泉州是你一生有机会一定要来一次的城市
当我们来到泉州,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会随着你的脚步,走进你的心里
红砖古厝,老街旧巷,还有满城的美食与烟火气,足以让你流连忘返
西街用他古朴的面容和繁华告诉你早在宋朝开始。他就一路见证着泉州革固鼎新的沧桑巨变
泉州,众神人间办事处
半城烟火半城仙
泉州的寺庙多的数不清
三步一寺,七步一庙
顺着这半城的烟火
似乎嗅到了一丝丝仙气。。。。。
活动时间
发团日期:每周五-周日二天
端午假期: 6.8-10 号出发,共一期
人多可以加点接送加发团期
包团根据需求、人数定制行程报价,天天出发
费用说明
活动费用:638元/人
费用包含:三天用车、初溪土楼门票、酒店标双二晚、二早餐、领队费
1.2米以下小孩不占床498元每人
1.2米以上小孩不占床538元每人
平日周末房差200
费用不含:
全程正餐自理,其他未含消费产生自理
关于保险:为每位参加人员额外提供了一份保额30万元的成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特别说明: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保额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为准)
报名须知
【集合地点】
07:00前海湾地铁站A出口(1/5/11号线)
07:30莲花北站B出口(4号线)
08:00龙岗六约站C出口(3号线)
具体时间以通知短信为准,出发头天18点前会发送领队集合信息,没收到的请找报名方,谢谢!
【报名方式】
报名提供以下资料: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买保险用的)、联系方式、上车地点(集合地点里选一个)
特别申明
凡具有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方面疾病,癫痫,严重贫血,手术等恢复期患者,行动不便、孕妇等其他不宜参加活动人员,请勿报名!
本活动不接收70岁以上游客参加,满 60 岁以上的老人及未满18岁需要有家属陪同方可报名。
物资装备
二套换洗衣服、背包、零食水(越FB越好)、防晒品、雨具、相机、身份证...
行程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领队可调整景点先后顺序
第一天:深圳--初溪土楼--酒店
07:30集合出发,一路欢歌笑语前往泉州
午餐服务区自理
13:30左右游览初溪土楼
初溪土楼群,大鱼海棠的拍摄地,可上楼拍摄,登上观景台可俯瞰土楼全景
位于福建省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自明代至现代,历经数百年建成,为徐氏家族聚居地,总面积为14.72公顷。 初溪土楼群是永定区内最原始、最具客家人文色彩的土楼,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中有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共庆楼、藩庆楼、善庆楼、徐氏宗祠、永丰庵等,其中,集庆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溪土楼群的建筑风格和韵味体现出较高的美学艺术和历史价值,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初溪土楼群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营造的文化氛围为世界各地少见,展示了中原遗风和客家民风。
不想步行的可自费乘坐土楼景交车10元左右每人
16:30左右集合,之后出发前往酒店办理入住,晚餐酒店楼下自由解决。
第二天:酒店-石狮洛伽寺-梧林古村落小娘惹-开元寺-钟楼-小西埕西街-中山街-酒店
07:00 起床早餐
08:00 集合前往石狮洛伽寺,海上佛国。
洛伽寺整体建筑风格简洁大方,红色的屋顶,黄色的墙壁,这种颜色的搭配让古朴的洛伽寺透着一些清新。该寺由香港友帮集团捐献二十多亩地给石狮市佛教协会作为建观音菩萨之道场,塑雕有圆通宝殿毗卢观音、善财、龙女等。游客们到了黄金海岸都会来此进上一柱香,求保平安。
10:00泉州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小娘惹。
梧林传统古村落,因“栽下梧桐树,能引凤凰来”而得名,起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现存明朝百福墙,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闽南传统民居古大厝、中西合璧民居以及哥特式、古罗马式洋楼136幢,这里红砖古厝、飞檐翘角彰显闽南建筑特色!它们默默讲述着百年侨村的辉煌荣耀,传递着一代代华侨的悠悠家国情。
有兴趣的还可以验换装拍小娘惹,费用自理
12:30左右打卡泉州网红古街名巷、木偶戏等。
可以自费乘坐小白车或步行随便逛最具特色古街,古建筑,古遗迹,由天后宫出发,途经关帝庙,府文庙,承天寺,中山街,钟楼,小西埕,开元寺,西街等
午餐各种特色小吃自由吃
开元寺是历史悠久的佛国圣地,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
走进开元寺,仿佛穿越时光,能感受到古老信仰的庄严与深厚。在泉州开元寺内,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每一块石头都仿佛诉说着千年岁月的故事。香烟袅袅,钟声悠扬,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圣的净土。探访开元寺,不仅可以感受到佛国文化的底蕴,更能体味到历史的厚重与传统的魅力。
古老的东西佛塔
泉州开元寺的东西佛塔是当地的地标,始建于唐代,这两座石塔是中国最高的石塔之一,挺拔屹立在古城之中,见证着泉州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站在东西佛塔前,抬头仰望,高耸入云的石塔顶端仿佛触手可及,历经千年的风雨,犹如守护者一般默默守望着泉州古城。石塔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时光的痕迹,仿佛向人们述说着曾经的荣耀与辉煌。
泉州钟楼
泉州钟楼钟楼,东亚文化之都 泉州的中心地标,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位于泉州中山路与东、西街交叉口的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 本体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小西埕
泉州小西埕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小西埕古街、小西埕古城墙、小西埕天后宫等都是拍照打卡点。
西街
西街是一条很富有历史的古街,地处福建泉州古城西隅。沿街古巷纵横交错,从街头走到街尾大约3公里左右,就有一二十条古巷。
在宋元明清各代,西街曾是达官贵人的聚居之所,商业繁荣延续至民国时期。古老的西街见证了无数历史名人的光辉时代,其独特的商业氛围与文化沉淀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走在西街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络在脚下延伸。
午餐于西街小吃街自行解决。
特色小吃有肉粽、田螺、老记面线糊、吴氏手工麻糍、抹茶皇后炒酸奶、寻茶说台式米酿奶茶、五叔公土笋冻、安溪湖头炒米粉、珍豪呷安海土笋冻、面线糊、海丝金凤元宵圆、秉正堂石花膏、过饥草汤、老马酸菜面、虎咬草、姜母鸭等等。
泉州网红古街名巷中山路步行街,逛最具特色古街,古建筑,古遗迹,由天后宫出发,途经关帝庙,府文庙,中山街,钟楼等。
泉州中山街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它是连接泉山门(今中山公园)和崇阳门(今花巷口)的一条主要街道。
曾有一句话,关于泉州,叫“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这是1960年10月董必武来泉州时留下的诗句。“东西两座塔”,指的是建于唐朝开元寺内的镇国塔和仁寿塔(俗称东塔和西塔)。“南北一条街”讲的就是中山街。在南洋发了财的许多华侨将资金注入中山街的商铺,这条街便渐渐成长为繁华的商业街。海外游子爱乡之情和泉州温暖的风,一起伴着中山街长大。
晚餐于中山街品尝特色小吃,如石狮甜果、崇武鱼卷、石花膏、面线糊、海蛎煎、金砖汤等等当地特色美食,费用自理。
19:30 左右集合入住酒店,累了一天好好休息
第三天:酒店-蟳埔村簪花-少林寺-返回
07:00 起床早餐
08:00 前往网红蟳埔村打卡
蟳埔村,蟳埔村蚵壳厝始建于宋末元初,主要特色在于蚵壳、砖石砌成墙,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红色砖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图案,那一堵堵的蚵壳如片片鱼鳞,十分好看。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蟳埔女习俗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服饰简朴宽松,俗称大裾衫、阔脚裤。有兴趣的还可以体验赵丽颖、毛晓彤蟳埔女簪花围,做一回簪花女,想体验的此项费用自理。
午餐景区自由吃
11:00左右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相传是中国南方武术之发源地,位于泉州清源山东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已有上千年历史。经历几度兴废,史迹犹存。
少林寺还有武术表演,如想观赏费用自理。
12:30行程结束,集合乘车返回温暖的家。
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为准!
注意事项
1、遇小雨本次活动照常进行,因为天气情况或者不可抗拒因素,领队有权利对行程进行适当的调整;
2、在旅游过程中,请您随时注意自身安全,听从领队安排,注意环保,带小孩的,请务必随时保证小孩不离开自身视线
3、请您小心保管自己的行李,特别是手机、钱包及其他贵重物品。
4、旅游旺季,景区及餐厅人多,可能出现排队等待现象,请理解
5、行走玩耍时,请您注意脚下安全,路途中行走请注意过往车辆、行人等